返回目录
关灯 护眼
加入书架

第444章 加里曼丹2(1 / 2)

沈鸿烈神色严肃:“司令,我们已经在马六甲海峡西侧部署了六艘潜艇,分成两个艇群,专门针对日军的运输船队与巡逻舰。”

“上个月还成功击沉了一艘日军的油轮,另缴获了一艘载满的7000吨重油的运输船。”

“至于‘长门’级战列舰,我们的侦察机已经掌握了它的动向,只要它敢离开军港,我们就能第一时间发现,您知道的!我们可以准确的掌握他们的几乎所有行动!”

大伙听到这里都会心一笑,日军印度方面军和他们华联的关系高层几乎都心知肚明!

“很好。”宋天满意地点头,随后看向后勤部长赵德山。

“舰队的补给问题要跟上,南洋舰队的燃油、弹药要优先保障,印度洋舰队那边也要确保每月能收到至少两万吨重油、2千发主炮炮弹。”

赵德山连忙应道:“司令,后勤部门已经和仁安羌、利曼的炼油厂签订了供应合同,每月能向南海、印度洋舰队输送五万吨重油。”

“弹药方面,仰光的炮弹生产线已经扩建,200毫米口径以上主炮炮弹的月产量能达到四千发,完全能满足舰队的需求。”

会议继续进行着,从舰队的战术部署到后勤保障,从飞行员的训练计划到水兵的轮换制度,每一个细节都被反复推敲。

窗外的天色渐渐暗了下来,会议大厅里的灯光却愈发明亮,将领们的讨论声时而激烈,时而低沉,却始终充满着坚定的信念。

萨镇冰的名字是在讨论海军学院建设时被提及的。

当沈鸿烈说到仰光舰艇学院的教官团队时,宋天忽然想起了那位年过七旬的海军老将,语气中带着敬意:

“如今在岘港海军舰艇学院分校也已经建设中,校长是萨镇冰海军中将,萨老年纪大了,上不了一线,现在就去了海军学院坐镇,为华联海军继续奉献余生!”

听到萨镇冰的名字,在座的将领们都露出了敬佩之色。

萨镇冰是清末民初的海军宿将,见证了华国海军的百年沧桑,华联海军组建之初,他便主动请缨,担任海军顾问,为舰队的建设出谋划策。

如今岘港海军学院分校建成,他更是不顾年迈,亲自前往主持教学工作,这份精神让所有人都为之动容。

“萨老可是咱们海军的活化石啊!”吴建伟感慨道。

“上次我去仰光舰艇学院考察,还见到萨老在给学员们讲课,从甲午海战的教训讲到现代海军的发展,条理清晰,思路开阔,连年轻教官都自愧不如。”

陈绍宽也点头附和:“萨老还专门给我们南洋舰队的军官写了一本《海上战术札记》,里面记录了他几十年的航海经验。”

“还有对日军舰队战术的分析,我们舰队的不少战术动作,都是从那本书里借鉴来的。”

宋天看着众人,语气郑重:“萨老的精神值得我们所有人学习。华联海军能有今天的发展,离不开老一辈海军将领的付出,也离不开在座各位的努力。”

“接下来的日子,我们要继续咬紧牙关,既要守住现有的海域,也要为后续的反攻积蓄力量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