那是医务处的电子质控单,病历级别的后面,清清楚楚地标记着:乙级。
病历是所有临床医生的基本功,而所谓乙级病历,就是缺少必要的病史病程记录或签字证明的问题病历,医务处为保证医院的治疗效果,会不定期地抽查,而乙级病历的数量也会直接影响科室的年终奖金和质量评估。
景朝深知其中关隘,从前在家发现女儿有病历不规范的时,就曾纠正过不止一次,景绒实习之初,也同人明确讲过病历的重要性。
如今看来,收效甚微。
“首次病程,未在患者入院4小时之内书写,扣十分!”
“病程记录未满足至少三天一次的规范要求,扣二分!”
入院评估表迟写还可以说是太忙耽误了,可一个胶质瘤切除术的病程竟也如此粗疏,就没有任何借口可找了。景朝的目光沉了沉,擡眸见人正专注地吃着点心,终是不忍心打断,熟练地调出病历册,按着日期一份份翻看起来。
时间、签字、会诊、记录,隔着长长的时光,景朝依旧是驾轻就熟,只十来分钟的工夫,就做了六处标记,鼠标每移动一分,那沉肃的目光就跟着冷峻一分。
检查结果无一遗漏,诊断也并无错谬,唯有常规的记录时间滞后的“低级问题”,这背后的原因只可能是:景绒在那段时间里,去了手术室,而且很可能不仅仅是观摩。
当年若是他胆敢犯这种低级错误,可能会被骂到认不出手术室的大门吧……
“规矩记得?”季杭翻了翻他亲手送过来的“罪证”,言简意赅。
虽然每次被老师这样问都羞得他恨不能遁地而逃,可回答却半分也不敢慢了,“记得。”
“该打吗?”
“该打。”
双手将藤条送到老师手里,赤着臀腿在桌边撑好:“小朝知错,请老师责罚。”
“嗖啪!”
“一。”
“嗖啪!”
“二。”
“嗖啪!”
“三。”
……
疼痛早就褪去了,当年的场景却清晰得宛如昨日。病历是基本功,无论当时季杭对他是何等的宽容宠惯,在这一点上是没有半分情面可讲的。无论是季杭的抽查抑或是医务处的质控,但凡查到了乙级病历,无一例外地就是二十记藤条,没有解释,没有理由。
“季老师看过你的病历吗?”
“看过几份,不过大多数都是陈叔,哦陈老师看的。”
目光恰好扫过主刀医生的签名,景朝眉峰一凝,从一份亲属签名与授予权签名不一致的委托书中擡起眼眸,景绒刚好放下了筷子。
“吃完了吗?”
“嗯。”聪慧的女孩儿感知到景朝的情绪,可多年的宠溺让她对父亲全不似哥哥那般敬畏,只歪头半撒娇半抱怨地道:“爸爸不开心了?”
景朝点头,“是。”
景绒一个错愕间,景朝的身子转了一个角度,正对着女儿,语气少有的郑重其事:“绒儿,爸爸有话问你。”